35咖啡烘豆工作室 35Purple Cafe
  • 0
  • 會員登入
    CLOSE
  • 關於35Purple Cafe(35咖啡烘豆工作室)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認識35Cafe'烘豆工作室
    • 咖啡產區介紹
    • 認識咖啡豆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菜單介紹
  • 產品購買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購物車
  • 會員專區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Copyright © 2018 MIRACLE
購物清單 0
前往結帳

認識咖啡豆
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35Purple Cafe(35咖啡烘豆工作室)

一、常見的風味形容詞:

  • 酸度(acidity):

    喝咖啡時,舌頭邊緣感受到的刺激。和檸檬那種酸不一樣,而是咖啡提振味覺的一種清新、爽朗感,有時又被稱為明亮度(brightness)。酸度是咖啡很重要的一個特質,沒有酸度的咖啡味道會很平淡。
  • 香氣(aroma):

    咖啡沖煮後的香味,比舌頭能感受到的味道更為多樣化。例如:果香(fruit-like)、土地芬芳(earthy)、煙熏(smoky)、花朵香(flowery)、莓果(berries)、堅果(nuts)等等。
  • 醇度(body):

    咖啡在口中的口感,從清淡如水或脫脂乳,到濃稠如牛奶或奶油、糖漿都有。
  • 餘味(aftertaste):

    跟品酒的概念很相似,指咖啡喝下去後嘴巴裡殘留的味道。有些咖啡有可可或巧克力的餘味,有些則有水果、莓果、堅果等等...
  • 平衡度(balance):

    這是對咖啡整體味道的評價,好的咖啡豆味道均衡、有層次,並且香氣柔和;不好的咖啡豆則通常只呈現單一味道。
  • 香醇(mellow):

    指低至中酸度,平衡性好的咖啡。
  • 溫和(mild):

    表示咖啡具有調和、細緻的風味,通常指生長于高海拔的 南美洲高級咖啡。
  • 柔潤(soft):

    指低酸度,帶點甜味的咖啡,通常指夏威夷可娜咖啡。

二、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:

  • 咖啡口感獨特美味,受到許多人的喜歡,那麼大家知道影響咖啡口感的因素有哪些嗎?許多人雖然喜歡喝咖啡,卻不了解相關的咖啡的常識,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相關的咖啡知識,告訴大家影響咖啡口感的因素。
    咖啡的口感因素中,生豆占60%,烘焙占30%,製作占10%,這是一個大致的分析,那麼縱觀咖啡豆生命歷程,「from crop to cup」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便可以無限細微化了。

三、咖啡豆的處理過程:

  • 除了產地之外,咖啡豆栽植的方法(是否蔭下栽種、有機栽培、施肥),以及咖啡豆的採摘過程(農場工人的工作條件是否能讓他們有良好工作品質)也都影響了咖啡的味道。好的咖啡樹也有可能產出不好的豆子。
    咖啡豆採收後的處理過程也很重要,常見的處理法有:水洗、日曬及蜜處理。日曬的咖啡豆果香豐富、餘味甜、醇度高。水洗的咖啡豆帶有果香或花香、酸度適中、醇度較低。蜜處理的咖啡豆餘味則更甜、水果香細膩、醇度高。

四、烘焙程度參考圖:

  • 極淺焙(light roast)肉桂色:

    有濃厚的青草味,香氣不足,很少用來品嚐。
  • 淺焙(cinnamon roast)肉桂色:

    酸度高,略帶香氣,常用來沖美式咖啡。
  • 中焙(medium roast)栗子色:

    口感偏酸帶苦,香氣適中,保留咖啡豆的原始風味,常用來做美式咖啡或混合咖啡。
  • 中深焙(high roast)淺棕色:

    口感層次豐富、酸苦均衡且略帶甜味,香氣風味都好。
  • 城市烘焙(city roast)褐色:

    比中深焙的酸度低一些,完美展現咖啡的風味,是標準的烘焙程度,最受一般大眾歡迎。
  • 深焙(full city roast)深褐色:

    苦味比酸味強,餘味回甘,香氣飽滿,多用來做冰咖啡或黑咖啡。
  • 法式烘焙(French roast)深褐色帶油光:

    苦味濃、味道強烈,沒什麼酸味,帶有煙熏香氣。
  • 重焙(Italian roast)黑色帶油光:

    豆子表面有油光,苦味強,有焦味,主要用來 做義式濃縮咖啡。

35咖啡烘豆工作室 35purplecafe

 預約專線:0976-066271
台中市大里區甲堤六街5號
Designed by 米洛網頁設計
本站採用世界最先進之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E
  • IG
  • Youtube